文/刺客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不久前,欧盟制定的新一轮对俄制裁措施,在一次外长会议上因遭到多个成员国的抵制,最后因分歧过大而被搁置。显然,欧元区国家因俄乌冲突和对俄制裁都承受了巨大的经济代价,相比之下,俄罗斯的GDP的世界排名则在2021年的第十三位,飙升至2022年的第八位,这让很多欧盟国家看着都眼红。
不过,布鲁塞尔的领导者似乎并不死心,日前又就对俄新一轮制裁方案召开成员国的外长会议。不过,结果正如外界所料,再次碰壁。据海外网报道,欧盟外长会议22日在布鲁塞尔举行,与会各国继续围绕新一轮对俄制裁方案展开讨论,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。
对此,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对媒体表示,“欧盟应该从截止目前失败的数轮制裁中吸取教训,因为制裁对欧洲的伤害远大于对俄罗斯的伤害”。诚然,从之前的十轮对俄制裁效果来看,这些制裁力度和涉及范围虽说前所未有,但结果俄罗斯的经济却越来越好。相比之下,系列制裁却让在欧盟承受高通胀率折磨的同时,还对欧盟企业的出口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造成严重损害。
其实也难怪欧盟新一轮制裁措施会遭到广泛抵制,因为这一轮制裁的主要目标,就是企图切断俄罗斯能源通过第三方出口欧盟,以及欧盟企业产品通过第三方进入俄罗斯的渠道。按照外媒的说法就是,新一轮制裁的主要目标,就是为修补前十轮制裁留下的漏洞。不过,事实正如西雅尔多所言:“新一轮制裁将给欧洲的企业和经济造成更大的损害”。
欧盟国家拒绝进口俄罗斯能源,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够因此获得足够的能源供应,至少想要获得与俄罗斯同样廉价的能源,根本就不可能了。所以,欧盟国家为了满足自身的能源需求,不得不从美国进口价格高出数倍的天然气,还要不远千里从中东进口石油。即便如此,仍然还是无法满足欧洲国家的能源需求。
因此,包括英国在内的很多欧洲国家,都不得不想方设法绕过欧盟制裁继续采购俄罗斯能源。除了匈牙利等极少数国家继续直接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外,其他欧洲国家则不得不通过中国、印度和新加坡等亚洲国家,变相进口俄罗斯原油、或者经过加工的汽油和柴油等产品。
另外,英媒爆料称,很多欧洲企业也因为无法承受失去俄罗斯市场的代价,都通过俄罗斯的邻国,绕过欧盟制裁继续向俄罗斯出口相关产品。欧盟新一轮制裁的主要目标,就是希望通过威胁印度、中国和土耳其等亚洲国家,以及俄罗斯的一些邻国,迫使这些国家不要再将俄罗斯能源出口到欧洲、或者进口欧洲商品卖给俄罗斯,借此来堵住欧盟对俄制裁的漏洞。
为此,欧盟曾威胁要对中国、土耳其甚至印度的相关企业实施制裁。不过,欧盟这种以制裁达到某种目的的做法,因为断了很多欧洲国家的财路,因而遭到他们的抵制,以至于欧盟外长会议无法就新一轮对俄制裁方案达成一致。按照美国彭博社的说法就是:欧盟新一轮对俄制裁方案可能将面临“全盘失败”的结果。
果不其然,日前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外长会议,欧盟新一轮对俄制裁方案不出所料地、因为遭到多个成员国的抵制而再次遭遇滑铁卢。诚然,欧盟想要对俄罗斯制裁就针对俄罗斯本身制定方案,而不应该将制裁范围扩大到那些与俄罗斯存在密切经贸关系的国家。
欧盟此举,不仅会损害这些国家与欧洲国家的经贸联系,同时还将断了很多欧洲企业的财路,因而遭到成员国的抵制。毕竟,就连美国和英国这样极端反俄国家,都还在暗地里维持与俄罗斯的交易,其他欧洲国家凭什么就要死板地执行制裁规则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