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样预防溺水,绍兴上虞出了一套“组合拳”

时间:2023-05-28 20:31:24       来源:钱江晚报

“有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来进行防溺水VR体验?”绍兴上虞区公安分局水上派出所所长倪永灿的话音刚落,教室内30多名同学纷纷将小手举得高高的。这是不久前上虞区龙山学校五(2)班防溺水社团课上的一幕。

近期,全国各地气温迅速回升,汛期即将来临,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5月25日发布预防学生溺水工作预警,提醒各地要以农村地区学校、村庄周边和学生上下学沿途水域为重点,全面排查安全隐患,完善安全警示标识,配置安全防护设施。


(资料图片)

潮新闻记者了解到,在浙江绍兴上虞,当地为预防溺水,出了一套组合拳。

随着气温飙升,暑期即将到来,青少年溺水事故也随之进入高发季。如何预防溺水事故,溺水后如何自救?上虞区公安分局水上派出所联合一家科技公司,共同开发“VR防溺水体验系统”,利用三维动画技术,以仿真剧情,第一人称视角模拟溺水画面。

“戴上VR眼镜进入VR虚拟溺水现场,手握VR传感器准备开始。”课堂上,学生们轮流进行体验。学生王冠群说:“尽管自己会游泳,但今天的防溺水课堂和往常的不大一样,不仅看到了VR技术模拟出来真实的水下情景,更体验了‘溺水’的感受,今后一定要远离水塘等危险区域。”

沉浸式体验溺水现场感受,视、听、体一体化,让参与学生身临其境般体验水下挣扎过程,有种濒临灭顶的恐惧,有强烈的警示作用。

“多策并举,让防溺水教育效果落到实处。”倪永灿说,开展VR防溺水课程,是强化防溺水工作体系,筑牢“安全堤”,系好生命“安全带”的有益尝试。

据介绍,今年以来,上虞以在全区开展“无溺乡镇(街道)”、“无溺学校”创建为抓手,强势推进预防溺水体系化建设。“继去年开通‘溺水救援’应用平台,今年投资200万元的全区防溺水视频监控项目已成功立项。”相关人员告诉说,通过搭建预警感知网,新建110路防溺水监控,整治170路涉水监控,织密前端感知体系,目前已建成24处自动预警点位。

5月7日下午,有孩子在赵家大桥上徘徊被前端感知,指挥中心立即通知属地派出所并成功解救,事后获悉,这名初中生因与家人闹矛盾,一时想不开产生轻生的想法。利用前端视频AI视图智能以及后端数据智能形成溺水预警模型,在感知到跳桥轻生、溺水、野泳情况时,实时通过云喇叭进行提醒,实施重点水域“触网”自动预警、语音警示劝离等,对不离开的人员,人工介入直至劝离。

防溺水工作关乎每个百姓平安。为此,上虞今年在全区共招募1787名志愿者,涵盖民间志愿者、物业保安、村(居)干部及义警组织人员,在“溺水救援”平台上设立反溺志愿者数据库,并出台《上虞区网格员参与溺水救援工作规范》,又“吸纳”入全区1200名网格员,实现每个村、居委配备5-10名志愿者。一旦有溺水警情,志愿者、网格员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群众救援。对救援实现一事一议进行奖励, 工作突出的还将申报见义勇为。

“我刚搬到金宸府,发现小区旁的河边经常有小孩玩耍,但四周没有相关警示牌和救援设施,孩子一旦掉下去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市民小王通过“溺水救援”APP上报溺水隐患点,相关需求随即发给所属街道和主管部门,很快落实了附近水域的隐患整治。

“通过群众上报、集中整治,两年来全区已对1254处隐患进行治理,正是发挥了群众力量,报警牌损坏、救援设施破损遗失能及时发现并报修。”倪永灿说。

此外,为方便志愿者开展服务,今年上虞还在游泳聚集地、网红打卡地试点4个防溺水志愿者驿站,在册志愿者只需扫二维码,在志愿者驿站领取救生圈、救生衣等救援物品进行巡逻,事后将救援物品归还驿站,即可向驿站领取纪念品,实现志愿者价值。
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
关键词: